第九十六章:成龙即将成凤 (第1/2页)
王德发实在是想不明白,水仙的模样是长的好看,可说白了,也是个不会说话、听不见的姑娘啊,唐永生咋就这么能狮子大张口,三万八千八的彩礼,王德发算了算,他王家不吃不喝,两年才能攒这么点钱啊,是不吃不喝的情况下,但是,一家七口人啊,肯定不能把嘴缝上过日子。
这个钱,王德发盘算了下,有呢。这可能是从贵生出生到现在,王德发第一次因为钱,而去思考为了贵生,这么做值不值的一次。
回家后王德发把这唐家的意思给马秀娥说了,马秀娥不表态,王德发也知道是什么原因。换做谁,谁都不好表态,家里又不是只有王贵生一个孩子,如果这次以这么高的彩礼,给王贵生娶个媳妇,那以后嫁另外三个姑娘的时候,怎么收彩礼?不收或者收少一点吧,水仙既聋又哑都要三万八千八呢,成龙、来弟和玉婷,哪个比水仙差了啊。
有一段时间,王德发和马秀娥都没有再讨论过这件事情。
唐永生等着王德发的回话,迟迟不见音信,开始有点后悔了,可能这个彩礼钱,把水仙这门婚事给吓跑了。他都做好了准备,如果王德发再来他家的话,这个彩礼就有商量的空间。但是他不能主动去找王德发说彩礼可以降一降。
王德发家今年有件大事,王成龙七月份要参加高考,日子也越来越临近了。
王成龙的学业忙的,从今年去了县上,两个多月,中间就回来了两次,王德发偶尔会去县上看看她,给点钱、带点马秀娥做的好吃的。
王成龙和王德发之间的隔阂,早已随着时间越来越窄了。王成龙读的书,目前是王家几代中,读得最多的了,很多道理,别人不懂,成龙不可能不懂。他亲眼看着,从母亲走了以后到现在,王德发是怎么维持这个家的。
父母和孩子之间最有说服力的语言,就是少说多做,孩子都能看在眼里,也能在心里进行判断。
“秀娥,七月马上就到了,成龙的高考也快了,有个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。”王德发说。
“嗯,你说嘛。”
“我想着在县上租个房子,这半个月时间,想着让你去县上,给孩子每天做三顿饭,改善下伙食,考完你们就回来,你看咋样啊?”王德发有点不太好意思地说。
“哦,这没问题啊,可是家里、地里活也多啊,我要是去县上伺候成龙,咋安?不能两头跑啊,路费都不少钱呢。”马秀娥没有拒绝,更多的是从家的角度考虑问题、
“这个你就放心吧,家里和地里有我呢。这半个月时间,我一定把你的那份活干好了。自打你来到王家,一年四季就没歇过,一天做完三顿饭,你也在县上转转,公园啊、戏台上啊,比咱镇上热闹太多了。”
“你要是能把家里和地里的活忙得够来的话,那我就去,这也是成龙最重要的考试嘛,正好,我也能成龙更好的增进下感情。”马秀娥回答。
“行呢嘛,那你要是答应了,我明天就去县上看看,找个离学校近点的地方租个半个月的房子,这样,考试的时候,咱也不用去住宾馆了。饭菜啊,每天蔬菜、肉你都给做点,正常吃就行,千万别给把肚子吃坏了。上次开家长会的时候,老师说每天一定要吃青辣椒,说是能增强记忆力呢,你每天就给弄上一两根。”王德发说这话的时候,是真正的那种父亲对孩子的爱,没有任何杂念。
“行呢,我知道了,你去看吧,这个任务我保证能完成。”
“那就辛苦你了。”
“瞧你你这语气,我知道是啥原因。是不是因为贵生和水仙的事情,你觉得不好跟我商量啊?”马秀娥看着王德发问。
王德发和马秀娥也都一大把年纪了,年龄再大,马秀娥都能像王德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,知道王德发在想什么。在马秀娥面前,王德发从头到脚都是透明的,马秀娥了解他,他也对马秀娥知之甚多。二婚的日子过程这样,完全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畅通的交流。
“我心里想啥,你都知道呢。哎,贵生这事啊,别说是你,考虑了这么长时间,就是我,以前对贵生的事从来都不会说个不字。但这次,我跟你一样,我也很犹豫,不好办。”
“不管咋说,有一点我听佩服你的,你能给贵生找个姑娘当媳妇,就凭这,你是个好爸爸呢。你也别考虑我的什么感受,家里的钱,大部分是你赚的,给贵生花多少,我不反对。钱没了,可以再挣嘛,虽然现在我们俩也越来越老了,可孩子们不也再越来越大了嘛;媳妇要是娶不上,那可就耽误了贵生一辈子啊。唐永生愿意嫁姑娘,三万八千就三万八千八吧,我觉得值得呢。至于开商店,时间好事情。”马秀娥一下子把自己憋了好长时间的话,趁着王德发今天跟她能敞开心扉聊天的时候,全给说了出来。
“秀娥,你真是这样想的吗?”
“你看你这话说的,难不成我还是装着呢啊?我最不会的就是装了。”
“好吧,贵生这事,我再想想吧,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成龙高考前的这半个月给照顾好了。明天一早我就去县上,晚上你再做点馍馍,我明给她带上。”
“行呢,我给你准备。”
第二天王德发就带着马秀娥准备好的东西,上县城去了。
王成龙在县上念了三年书了,每到开学之后,王德发见一次她就觉得这孩子瘦了一圈,只有在短暂的十几天的寒暑假里,在家才能吃着圆润一点。王德发心疼姑娘,每次看到之后,都会假装生气地说:“女孩子,念那么多书干嘛!”王成龙听到了也不再反驳了,她能听得出王德发的情绪,只不过是埋怨她不好好吃饭的牢骚而已。
县高中还没有食堂,走校读书的孩子幸福的很,每天都能回家。住校的学生就比较艰苦了。不大的宿舍里,挤着十二同学。大家吃饭都是自己在宿舍里用煤油炉子做。
中午的时间短,一下课,住校生就赶回宿舍打开煤油炉子赶紧做饭,要是时间紧的话,或者老师拖堂一会,中午吃不上饭的情况,也屡见不鲜。很多王成龙的同学,都有胃病,三年的时间,煤油炉子的火不大,为了赶时间,饭没做熟,吃着吃着,就把胃吃坏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