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过个肥年 (第2/2页)
放了寒假之后,林栋哲彻底放飞自我了。
不过。
在他没注意到的地方,街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,这些人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。
年轻,精瘦,皮肤比较偏黑。
如果还要找特征,那就是都处于待业状态。
随着新年的渐进,住在庄家的老太太也回去了。
她是被小儿子接回去的。
其实,上个月她的腿伤就好了,但在老大家住的太舒服,啥活都不用干。
老太太心里又不是不知道好赖。
回小儿子家,肯定要帮忙干活,还要带孩子。
多累啊。
所以,她就在这里不走了。
不同于原著,黄玲把老太太的粮本要了过来,图南在隔壁住的也没什么问题。
老太太在家里,只是偶尔给她一点脸色。
想着是婆婆,黄玲没多在意。
住就住着呗。
一个小老太太能吃多少东西。
有老太太在,她还能名正言顺的把庄超英那三分之一的工资留下来。
留给老太太花。
然而。
她没意见,庄赶美夫妇意见大了去。
庄家老太爷,那真是老太爷,一股子封建大家长味,指望他干点活,那是不可能。
老太太不在,家务活全落在了庄赶美媳妇身上。
他媳妇不敢说老头子,那就把起洒在庄赶美那里。
天天晚上催催催,骂骂骂。
最后。
庄赶美实在摒不住,连请两趟,老太太才‘恋恋不舍’的走了。
这天,宋向阳又提着一点水果上门了。
“你啊,下次别带东西来了。”
看到徒弟拎着东西过来,林武峰摇头道。
“你都还没结婚,有钱存起来留着娶媳妇。”
任何时代,结婚其实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,现在城里流行的‘三转一响’,哪个便宜了?
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手表、收音机,有一个算一个,没一个是便宜的。
结婚不说都配齐了。
一样总得有吧?
自行车是保底。
虽然现在工人的待遇高,但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,想要攒一辆自行车,也不是那么简单。
“师傅,广播里说小孩子多吃水果好。”
宋向阳避而不谈道:“冬天了,也没别的,就买了点苹果,不值几个钱。”
如果是普通上门,宋向阳就厚着脸皮不带东西了。
但今天不一样。
他今天是有事相求。
前不久,他的一个同学返城,先是去知青办,只是左等右等,也没等到接收单位。
没有单位。
那就没有收入。
70年代待业青年的苦,后世人怕是不懂。
进屋坐着聊了一会,宋向阳道明来意。
“师傅,我们厂里还要人吗?我一个同学,他回城等了有两个月,也没单位接收。”
“不要编制,临时工都行。”
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待遇,那是天差地别,临时工既没有住房分配,也没有医疗保障。
不过,在知青返城的大背景下,一个临时工作,也能让知青们抢破头。
“我们组里的情况,你也知道,人员满了。”
林武峰坦言道:“其他组的事,我也管不了,这样吧,回头我帮你问问。”
“谢谢!谢谢师傅!”
听到后面那半句话,宋向阳连忙起身。